元旦過后,節日氛圍日漸濃郁,大蒜市場迎來年終大考,蒜價是發起最后沖刺,還是將轉入下跌通道?
從行情方面看,回顧整個12月,大蒜市場行情偏弱震蕩,年末臨近,儲存商普遍有獲利出局意向,短炒臨期的貨源更是急尋買家,貨源供給量呈現一般偏多狀態。年底,市場需未見明顯提振,大蒜市場交投氛圍低迷,短炒商觀望情緒不減,剛需客商拿貨不積極,買家挑揀低價位貨源適量跟進,整庫貨源換手率較低,市場交易維持供多需少局面,庫內大蒜價格走勢趨弱。
從價格方面看,雖然庫內蒜成交疲軟,但賣家要價普遍堅持,即使急售的貨源讓價幅度也不大,產區交易往往面臨低價位的貨不好買、高價的貨賣不動的局面,客商即使有需求也往往是貨比三家后,成交多圍繞低價位的貨源進行,月內大蒜價格小幅偏弱運行。
以金鄉庫內一般混級的價格為例,12月1日的價格在4.53元/斤左右,此后價格反復偏弱震蕩,月內最低價格在4.43元/斤左右。本月金鄉一般混級均價約為 4.47元/斤左右,與上月均價4.50元/斤相比,環比下跌約0.67%。
大蒜市場偏弱行情分析:
1、節前市場賣壓顯現。今年從收購期開始,大蒜價格是先低后高走勢,價格水平要整體高于去年同期,原始貨每噸盈利達到兩三千元,當前階段賣貨原始存貨商是穩賺不賠,還能快速回籠資金,部分持貨商在春節前將貨源出售變現。
2、臨期貨源持續沖擊市場。今年流入大蒜市場的資金量較大,從8月份就有庫內貨源倒手,開庫交易后庫內蒜炒作更是頻繁,按照買家預付定金的多少存儲期限有長有短,很多都是以月為期限,使得臨期的貨源在源源不斷出售,對大蒜行情形成一定沖擊。
3、春節后市場預期不高。新季大蒜種植后,主產區氣候條件適宜,大蒜苗情好于去年,若后期無特殊氣候因素出現,降低了部分儲存商對春節后大蒜市場的預期,持貨商節前賣貨也是在歸避后期市場潛在風險。
4、大蒜市場節前需求啟動緩慢。大蒜市場需求總體平淡,成交多以剛需為主,買家需求并不急切,多有壓價拿貨現象,12月中旬之后,印尼配額基本完成,海外市場需求下降,出口對行情的帶動作用減弱。
后市影響行情的因素:
庫存量近五年同期最少。據相關數據顯示,今年五一之后庫內老蒜剩余量約為98萬噸,是近五年來剩余量最少的一年,今年新蒜的收儲量約為420-430萬噸,也是近五年來最少的一年。受庫外大蒜提前出清影響,8月中旬庫內大蒜就有了大規模交易,銷售時間較往年提前20-30天,9-12月份庫內蒜銷量總體要大于去年,元旦過后,全國大蒜剩余量約在200-210萬噸。(數據統計和計算或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偏差,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。)
節日效應的驅動。今年元旦和春節時間臨近,節日備貨有可能較往年提前啟動,市場剛需的釋放將會增強客商拿貨的積極性,對銷量起到一定拉動作用。另外,節日刺激和天氣、物流運輸等因素,將會對大蒜價格起到一定助推作用。
天氣因素不可控。目前極端天氣并未出現,今年冬季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,雖然局部地區大蒜苗出現病害,但大部分產區苗情長勢良好,加上云南產區鮮蒜已經開始上市,使得儲存商對年后行情的擔憂加重。
在供需調整之下,春節前的市場將會是充滿波折并蘊藏潛力的,對此, 儲存商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,根據自己持有的貨量情況,合理制定出貨計劃,抓住獲利機會,降低潛在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