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旦已過,又是一年,雖然距離春節還有二十天的時間,但當前大蒜市場交易氛圍并不熱烈,庫蒜行情尚未擺脫萎靡不振的態勢,金鄉、杞縣、中牟、邳州等主產交易顯得不溫不火,節前效應似乎已經失靈,下跌縮量成為了近期交易的常態,周圍的大蒜人不禁紛紛感嘆“年關難過”。
決定大蒜行情走勢的因素很多,可能是天氣因素,也有可能是市場心態,但主導因素還是與基本面有關。這就離不開對供需關系的分析,每月月初就有平臺公布大蒜庫存剩余數據,雖然存在一定的誤差,但從公布的數據來看,多數人認為1月初大蒜的剩余量在250-280萬噸,這個數據和去年同期的剩余量大致相等,大蒜庫存量仍居于高位,春節前后的市場勢必會受到庫存高壓的影響。從儲存商的構成結構看,今年散戶占比率較高,抵抗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,在跌勢不止的行情下,多數人會選擇在春節前的時間賣貨避險,導致市場供應面較為寬松。
在庫存量大的年份,需求端的表現往往會不盡如人意,剛需是穩定的量,甚至每年都會向上浮動,游資炒作就要指著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。2021年9月份大蒜入庫后,庫存價格基本呈震蕩下行走勢,且后半階段價格跌幅加速下滑,導致入接貨的幾波炒家多數虧損,辛苦一遭,何苦來哉?先行軍的折戟沉沙,讓后來者心存敬畏,市場人起聚攏困難,導致庫蒜的幾次反彈都是“雷聲大,雨點小”,逆襲之路遙遙無期。出口方面不如去年,據國際大蒜貿易網數據,2021年1-11月份中國鮮或冷藏的蒜頭出口總量約為165.49萬噸,與去年同期的194.67萬噸相比減少約29.18萬噸,同比下降約14.99%。印尼上年度采購配額已經結束,封關將持續到今年3月份,春節期間發往東南亞國家的訂單將會有所減少。
就國內市場而言,元旦期間走貨稍有加快,下游客商出現了備貨行為,但節后市場節奏就慢了下來。據北京新發地商戶介紹,當前市場日走貨量在60-70噸,遠不如往年同期水平,在南方杭州良渚蔬菜批發市場和廣西南寧海吉星蔬菜批發市場,大蒜的銷售情況也不如往年火熱。而在西安欣橋蔬菜批發市場,因疫情原因春節前提前休市,12月底交易就已經結束。
面對今年庫蒜萎靡的行情,不少產地客商寄希望于春節,希望春節期間行情得到提振,就算價格不上漲銷量也要擴大一些。但天不遂人愿,1月2日河南出現本土確診病例,很快疫情多點散發并外溢,涉及許昌、鄭州、洛陽、周口、商丘等多地區,作為大蒜主產區的中牟、杞縣也受到波及,政府及時下發通知,限制人員流動、加強交通管制,并封閉部分路線,對正處于春節前的大蒜交易降了溫,儲存商心態受影響,采購商也較前期減少,局部地區交易處于有行無市狀態。對于疫情的不確定性,也使得金鄉、邳州等待大蒜價格走低,急于出貨變現的儲存商增多,貨源增多后,賣家要價的口氣出現松動,部分急售貨源有降級出售的情況,采購商的壓價力度加大。
1月10日,金鄉產區庫蒜行情不快,供給端有少量新增貨源出現,整庫和散存貨源陸續出現,雖低價貨源賣家對價格底線堅持,但部分急于減倉的儲存商要價有活動空間,近兩天短炒客商進場詢價積極性有所提高,但接貨相對謹慎,剛需客商采購多是挑揀進行,交易多集中在蒜米料及好質級蒜等貨源,冷庫蒜主流價格暫時波動不顯,冷庫一般混級價格在1.93-2.00元/斤,蒜米料價格在1.54-1.64元/斤,大混級價格在 2.20-2.34元/斤;庫內老蒜以質論價,多是蒜片廠拿貨,主流價格在1.20-1.60元/斤。
春節效應,一般是指春節前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加快備貨,市場需求短期內出現集中釋放,并帶動價格的上漲。但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,目前國內市場呈現出供大于求的局面,即使有春節效應的驅動力,供應寬松的局面短期內也難以改變,但不排除后市因市場人氣、電子盤變化而引起的行情震蕩。我們所做的就是敬畏市場,敬畏人性,這樣才能在蒜市中不斷成長,不斷進步。